標籤

顯示具有 產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產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早發性分娩與安胎


早發性分娩與安胎             
前言

  • 「懷孕」帶給婦女喜悅與壓力,順利懷孕生產是孕婦最大的期望。而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5 年統計早產兒平均比例為 8.5%-9.4%(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61110日),一旦發生早期分娩徵象,則需要安胎處置以延長妊娠週數及增加胎兒成熟。


定義

  • 早發性分娩(Preterm labor)是指分娩過程發生於妊娠20-37週,稱之早產,據文獻統計只有不到10%的患者會在一周內生產(魏、張、古,2017)


危險因子

  • 社會經濟:年齡、教育、經濟
  • 疾病史:流產、曾發生過早產、子宮異常、內科疾病
  • 生活形式:工作繁重、抽菸、情緒
  • 產科病症:感染、高血壓、糖尿病、子宮頸閉鎖不全…等(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會刊,2016)


診斷方法

  • 測量子宮頸長度,小於2.5公分合併早產史的孕婦,早產機率較大
  • 測試陰道後穹窿分泌物的胎兒纖維結合素反應,其陰性預測率較有參考意義

在2012年美國婦產科學會臨床指引建議,以上兩種方法只能輔助診斷,無法單靠其結果診斷早產。還是以臨床表現為主(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會訊,2016)




臨床徵兆:

   一、陰道出血
   二、下腹痛
   三、腰酸
   四、頻尿
   五、裡急後重感(下墜感)
   六、子宮收縮頻率至少10分鐘一次且持續30秒以上
   七、子宮頸可能變軟,變薄和擴張等症狀(魏、張、古,2017)

預防方法

  • 子宮頸環紮術:第二孕期子宮頸小於2.5公分,且前一胎有小於34周早產生產史可使用。
  • 黃體素:研究顯示每周予肌肉注射250mg的劑量或陰道塞劑可以降低早產發生率(限單胞胎)(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會訊,2016)

安胎醫療處置

  • (一)確認及治療感染
  • (二)臥床限制活動以增加胎盤血液灌流、減少胎兒對子宮頸壓力
  • (三)藥物治療,包括β交感神經藥 ritodrineyutopar)鬆弛子宮平滑肌,副作用有心悸、心搏過速、噁心嘔吐、心率不整等。當發生副作用時,應協助抬高床頭以利換氣,依醫囑予低流量氧氣使用及調Ritodrine 的劑量,並持續監測生命徵象、胎心音變化及子宮收縮的情況。硫酸鎂(MgSO4)以鎮靜子宮活動,副作用有潮紅出汗、深部肌腱消失、尿量呼吸減少等。鈣拮抗劑、前列腺素抑制劑等皆為安胎常用藥物(魏、張、古,2017)

其他相關處置

  • 乙型鏈球菌的預防:根據2010年美國CDC建議,早產早期破水或有生產可能的孕婦,一律須接受乙型鏈球菌篩檢及預防。接受第一線抗生素治療至生產,除非無立即生產
  • 促進肺部成熟:根據文獻研究在32周之前生產,需24-48小時內接受類固醇完症的治療,促進肺部成熟、降低死亡率及併發症,以betamethasonedexamethasone為主(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會訊,2016)

懷孕婦女住院安胎之護理

  • 孕婦住院安胎臥床休息,可以抑制子宮收縮、延長胎兒在子宮內成熟的時間及預防早產,安胎期間孕婦可能需要絕對臥床,長期的臥床對孕婦會有負面的影響,如深部靜脈血栓、肌肉張力下降、骨密度減少、腸蠕動減慢導致便秘以及活動受限,而造成孕婦身體不適,應滿足其生理需求(林、戴、林、蔡,2016)。

(一)澄清臥床休息並非躺著不動,協助經常變換不同的姿勢,以減少長期躺臥的壓迫,並藉由合適的支托物 ( 如枕頭 ) 墊於背部或側躺時夾於兩腿之間,以增加舒適
(二)協助床上使用便盆,養成每天固定的時間排便
(三)協助身體的清潔、更換衣物及床單,每次如廁後予沖洗會陰部
(四)鼓勵執行肢體及關節運動
(五)教導增加纖維質的攝取以預防便秘(林、戴、林、蔡,2016

結論

  • 安胎對孕婦而言是一個漫長等待的過程,不僅對胎兒的健康感到擔憂,也需要面對長期臥床及安胎藥物之副作用,藉由良好的護病關係、陪伴及傾聽、對於胎兒的健康狀況主動提供訊息,並提供安胎之相關資訊 (安胎藥物之作用及副作用、安胎期間的注意事項 ),以減輕焦慮


乳腺炎預防及改善


乳腺炎預防及改善
前言
v  哺乳期乳腺炎多發生於產後,絕大多數為初產婦。多是葡萄球菌感染。因乳管阻塞、乳汁淤積,細菌直接侵入所致,或細菌自乳頭或乳暈的皸裂處侵入乳管並沿淋巴引流導管乳腺小葉感染。研究指出哺乳期乳腺炎是指發生於婦女哺乳期的乳腺急性炎症,發病率占產婦10%,多發生於產後的26周,由細菌感染所致

乳房有硬塊怎麼辦?
首先需要區分您的症狀是阻塞還是乳腺炎
v  乳腺管阻塞: 通常會有局部疼痛的硬塊,這上面的皮膚可能會泛紅,乳腺管阻塞通常在2448小時內消失,不需要任何治療。
v  乳腺炎:稱為(阻塞性乳腺炎),此時除了局部非常疼痛的硬塊、皮膚發紅外,發炎後通常會伴隨發燒、全身疲勞的症狀。
乳腺管阻塞→乳汁滯留→非感染性乳腺炎→ 感染性乳腺炎(如圖一、二)

產生的原因
v  餵奶次數不夠多
v  寶寶乳房含得不好,吸奶姿勢不正確
v   媽媽在餵奶時用指頭壓住部分的乳房,會阻塞奶流
v   乳頭皸裂也會使細菌進入乳房組織
v   乳房外傷傷害到組織時也會造成乳腺炎
v   媽媽的壓力及過度工作
v   大乳房,因為乳房垂著的關係,使得下面部份引流較差
v   媽媽的衣服或胸罩太緊,或是躺著壓到乳房也會阻塞一部份輸乳管


處置方法
v  根據原因做改正 :含乳姿勢、衣服合宜、專心、乳房大的媽咪可使用一小毛巾捲成小捲軸墊在乳房下,以利乳房下面部分的奶水吸出來。
v  冷熱敷:兩餐餵食中間冷敷可以減輕疼痛,在餵奶前可以熱敷,幫助奶水容易被吸出來。
v  持續哺乳:即使是乳腺發炎了,仍可以持續餵寶寶吃奶
v  按摩
v  增加餵奶頻率

預防方法
v  發炎早期予以冰敷
v  急性期應多休息,增加水份攝取,每天約3000
v  若要哺餵母乳,哺餵前可熱敷,促進乳汁排出
v  2-3小時哺餵一次,以免嬰兒太餓而過於用力吸吮
v  每次餵完須完全將乳汁排空,預防乳房腫脹及乳汁滯留
v  若暫時不想哺餵患側,一定要將患側乳汁排空,避免感染蔓延
v  患部不按摩,確實洗手,避免感染
v  使用胸罩適當撐托
v  研究指出卵磷脂可預防乳腺阻塞,一日以適量之卵磷脂做為保養


尋求醫師
v  通常阻塞的奶水被排出後,輸乳管阻塞、乳腺炎會在一天內改善。如果症狀非常嚴重,已經有明顯的發燒38以上,疲憊症狀,或是乳頭也有破皮皸裂的狀況,乳房表面皮膚發紅發熱或是症狀在奶水被排出後二十四小時內仍未改善時,需要請醫師看診,予抗生素使用。
v  乳房感染最常見的細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所以須以抗盤尼西林酶的抗生素,如flucloxacillinerythromycincephalexincloxacillinamoxycillin-clavulinic acidclindamycin ciprofloxacin等,對 Penicillin 過敏者可以選用最後兩種抗生素。一旦使用藥物,即使覺得比較好了,仍一定要吃完一個療程(七到十天)。如果提早停藥,可能再復發。這些藥物對寶寶並不會有影響,仍然可以餵奶。



害喜症狀

害喜症狀

 1.產生害喜症狀的原因
荷爾蒙的變化 胎盤的絨毛組織分泌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會刺激嘔吐中樞,這是導致害喜症狀的最根本原因。懷孕5~6週到11~12週之間,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最多,所以這時期的害喜症狀最嚴重。
心理原因 控制內臟的自律神經短暫地失衡所導致,所以這時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能減輕害喜症狀。相反的,如果心理壓力太大,會加重害喜症狀。神經較敏感的孕婦如果遇到煩惱或不愉快的事情就會減少食慾,甚至會嘔吐。
體型上的原因 肥胖的孕婦或消瘦的孕婦,其害喜症狀要比正常體型的孕婦更嚴重。此外,胃腸、肝臟或腎臟較衰弱的孕婦往往要經歷更痛苦的害喜過程。

2.害喜症狀時期
每個人出現害喜症狀的時期都不一樣,通常從懷孕4~8週之間開始,平均持續35天左右。懷孕14週時症狀會減輕一半,而懷孕22週左右時會減輕90%以上。但是也有一部分孕婦在整個懷孕期間都一直承受著害喜症狀帶來的痛苦。
如果懷上葡萄胎,害喜症狀會比較嚴重而且持續很長時間。所以害喜症狀長時間持續時,應該去醫院檢查是否懷了葡萄胎。如果害喜症狀嚴重,或者長時間持續時容易導致營養不良,所以必須進行積極的治療。

3.害喜的症狀
個人都有不同的害喜症狀。大部分是聞到時物的氣味、煙味、魚腥味時,就會反胃或嘔吐。這段時間,有時會突然想吃酸味食品或特別想吃平時不愛吃的食品。同時,唾液分泌量增大,而且常伴隨呼吸急促等症狀。
早晨或空腹的情況下,害喜症狀會更嚴重。最嚴重時,聞到食物的氣味就會嘔吐,甚至幾乎無法進食。如果由於害喜症狀而持續嘔吐、突然體重減輕,或者沒有力氣時應該到醫院接受適當的治療。

4.減輕害喜症狀的生活方式
保持平靜的心情
保持愉悅的心情,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不要過於擔心胎兒的營養問題

5.害喜症狀的飲食
空腹時應該吃易消化的食物
大量攝取水分
忌食高脂肪食物
少量多餐
注意烹煮菜餚時的氣味
注意防止便秘
利用酸味提高食慾




百日咳疫苗


百日咳疫苗接種


百日咳是什麼?
  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透過飛沫或近距離接觸而感染。


百日咳的好發年齡?
  由於台灣常規疫苗接種率高,目前百日咳病患,大多是哥哥姐姐或父母等長輩帶菌回家,散播給尚無免疫力的家中幼兒。根據台灣疾病管制署統計,病患多半是5歲以下兒童,好發年齡主要在6個月以下嬰幼兒,其他年齡層病患大多症狀輕微。


得到百日咳會很嚴重嗎?
  六個月以下的寶寶是高危險群,雖然已經打了兩三劑百日咳疫苗,但體內仍不具免疫力,只要被感染就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如新生兒敗血症,併發肺炎、腦病變甚至導致死亡。


百日咳有哪些症狀?
最明顯的症狀:咳嗽,其他症狀:

黏膜期:傳染力強,持續約12週,症狀不明顯,只有鼻炎、打噴嚏、輕微發燒、輕微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症狀。
陣發期:症狀變成陣發性咳嗽,且持續12個月或更長。
恢復期:持續數週至數月,可能繼續咳嗽23週後自行痊癒。
年齡越小的小孩,疾病的徵候也越不典型;小於六個月的嬰兒會呼吸暫停、發紺及咳嗽而無哮吼。


百日咳疫苗最佳接種時機?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在懷孕第二、三孕期接種百日咳疫苗,台灣疾病管制署建議懷孕20週之後接種,鍾婦產科建議您,於2428週在本院進行糖尿病篩檢的同時,施打成人百日咳疫苗一劑,所謂「一人打針兩人受益」,不但可以保護孕婦不受感染,還可透過胎盤把所製造的抗體傳遞給寶寶,當做出生後最好的禮物!另外,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需要近距離照顧嬰兒的成人,都應該追加百日咳疫苗,以降低新生兒感染百日咳的機會,降低新生兒敗血症的風險。

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產後休克

產後休克
s 休克
在這種狀態下,全身有效血流量減少,循環功能急劇減退,組織微循環灌流嚴重不足,導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以致重要生命器官機能,代謝嚴重障礙的全身性危重病理過程。
s 類型:但大多休克發生時皆為混和型
-     心因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等原因,影響到有效心輸出量。
-     低血容積休克:大量血液流失。
-     神經性休克:脊髓損傷導致神經性反射及控制血管的自主神經失能。
-     代謝性休克:大量體液消失。嚴重燒傷、嚴重脫水。
-     過敏性休克:嚴重的過敏反應,使全身血管擴張導致血壓下降。
-     敗血性休克:嚴重感染,細菌釋放出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反應。
s 症狀:
s 早期:
皮膚蒼白、冰冷;冒冷汗、皮膚濕冷;脈搏快但減弱;呼吸短促、不規則;情緒煩躁不安;血壓穩定且緩慢的下降;口渴、噁心、嘔吐。
s 晚期:
表情冷漠,較無反應;雙眼下陷,目光呆滯,瞳孔放大;皮膚發紅、發癢或灼熱感;呼吸困難,胸部疼痛;血壓下降,脈搏微弱且減慢;意識不清,昏迷;未即時處理,體溫下降則造成死亡。
s 措施:
s 維持呼吸道通暢,予以氧氣,輸液治療。
s 維持適當姿勢:
 - 平躺,腳抬高20~30公分(休克姿勢):增加回流至心臟的血液量。
 - 平躺,腳放平:肢體有嚴重外傷者。
 - 平躺,頭肩部墊高:頭部外傷、中風、呼吸困難且無脊椎傷害之可能。
 - 平躺、頭肩部微墊高、屈膝:腹部創傷。
 - 半坐臥:呼吸困難、胸部創傷、心臟病。
 - 復甦姿勢:昏迷、嘔吐或顏面、下顎受傷。
s  維持體溫
s 產後出血 (PPH)
定義為自然產者失血量大於500ml,剖腹產者失血量大於1000ml。依產後出血發生時間可分為早期產後出血及晚期產後出血;若出血量大於1.5公升,有可能發生低血容積休克。為產後婦女三大死因之一,每年估計有14萬位婦女死於產後出血。
s 早期產後出血
發生於產後24小時內,最常見於產後2小時內。主要原因:
s 子宮弛緩:子宮肌肉收縮不足
-     原因:子宮過度膨脹、胎盤碎片殘留膀胱過度脹滿等。
-     措施:按摩子宮。
s 產道損傷:
一般為鮮紅色,可與暗紅色惡露做區分;如子宮收縮良好,但仍有過度出血之情形,即懷疑有可能是產道損傷。
-     原因:胎兒過大、子宮頸未全開而強行陰道生產、急產、生產器械等。
-     措施:血腫可於24hr內局部冰敷,24hr後熱敷可幫助自行吸收,視情況切開引流。子宮頸撕裂傷需全麻,再進行修補;產道撕裂傷則以紗布加壓止血。
s   晚期產後出血:發生於產後24hr至產後6周內。原因:
s 子宮復舊不全
s 胎盤碎片殘留
s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當大量出血時,凝血因子在短時間內被消耗,引起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增強,導致血液無法正常凝集。
s 原因
-     (產科)產後出血(最常見)、羊水栓塞、胎盤早期剝離、子癲症。
-     (其他)嚴重感染、廣泛性外傷或燒傷、肝臟疾病等。
s 臨床症狀
-     自發性出血:輕者少數皮膚有出血點,重症者可見廣泛的皮膚、黏膜瘀斑或血腫,最典型為大片皮膚瘀斑。
-     血栓形成以皮膚血栓最常見,於末端常見有出血性壞死、乾性壞死。
-     休克
-     溶血
s 治療措施
-     找出並設法屏除造成DIC之病因。
-     出血傾向者,在補充血容量的同時也要注意糾正酸中毒和水、電解質失衡,故須先予以大量輸液,維持體液平衡後,合適的補充PLT(血小板)FFP(新鮮冷凍血漿)Cryo(冷凍沉澱物)
*Cyro  [kraiәu] 全血分離出新鮮血漿後,急速冷凍後解凍離心取出之沉澱物。
-     無嚴重出血者,可予以Heparin治療。

*如為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等產後出血,使用Heparin會使胎盤剝離部位出血不止,故不適用Heparin治療。

網誌存檔